涡摸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综+剑三]武安天下在线阅读 - [综+剑三]武安天下_分节阅读_238

[综+剑三]武安天下_分节阅读_238

    如今蒙骜和李牧不在,子楚便询问吕不韦和苏云卿的意见。

    首先开口的是吕不韦,他想了想说道:“打仗的事情我不是很懂,但总体说起来比的是军队的实力和国家的力量,秦国这些年未有大战,之前灭韩也不过是小试身手,如今国内可以说是钱粮充足,单以此而论,足够支持战争。”

    吕不韦的话顿时就给了子楚信心,他脸上的表情轻松了一点:“那么其他方面呢?”

    在子楚看来,如果钱粮不用担心的话,其他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秦军善战天下皆知,再加上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度,这些年国家没有打大的战争,可以说国内的民众都憋着一股劲呢。

    毕竟不打仗就不能上战场立功,没有了这个机会,普通百姓想要当官封爵就太难了,只有战争才是他们的机会。

    这也是其他国家的百姓不愿意打仗,但秦国的百姓却闻战而喜的原因。

    因为立功的机会来了。

    也因为这个,子楚对秦国的军队很有信心,不过他并没有妄下论断,毕竟他在这方面也只是一知半解,这一点他也清楚自己的水平,让他纸上谈兵尚可,若是直接决定这种大的战争胜负那他还太嫩了一点。

    子楚无法决断,但他知道有人能够帮他决断,子楚不由的就看向坐在他身侧的苏云卿。

    以前嬴柱上朝的时候苏云卿是坐在嬴柱的下手的,但此时王座上的换成了子楚,苏云卿再往下坐就有些不合适了,哪怕子楚是秦王也不行。

    ……毕竟你见过秦王给太后问好行礼,可曾见过太后见了秦王要行礼问好的规定?

    但苏云卿也不想居于子楚之上,她向来不在意这写,比起面子上有个好看的位置,苏云卿更愿意在这种时候与子楚维持一个更加友好亲密的关系。

    毕竟她并不想给秦国内部带来动乱,因此无论她想要做什么都必须在维持表面的平稳这种条件下进行。

    这么算起来,子楚的好感度就十分重要了。

    因此苏云卿当初很体贴的表示,既然她坐在更低的位置上不合适的话,便在子楚身侧给她加个位置吧,她既不去占子楚的位置,也不想在朝堂上居于子楚之上。

    苏云卿还记得当初她提出这件事情的时候,子楚盯着她看了好几秒,最后一笑,将这事应了下来。

    此时子楚向苏云卿询问意见,苏云卿便知道她不该沉默了,当然,她听了这么久各方面是个什么想法也大概都摸准了,尤其是子楚的。

    ……值得高兴的是,无论子楚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但他心中偏向的那一个和苏云卿是一样的。

    “当然要打,甚至不仅仅是应战,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更多。”

    苏云卿开口就让人意想不到,之前有人说不能和谈也不过是提出和谈的话,金银城池都是最基本的东西,东方诸国此次的目的就是削弱秦国,他们一定会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来。

    他们是为了不答应这些要求才一定要打的。

    可苏云卿这话听起来怎么觉得有点不一样?

    眼见着有人要说话,苏云卿抬手微微下压,示意他们先闭嘴,然后自己对子楚说道:“我的意见是先战后和,以战迫和。”

    以战迫和,这实在是一个大胆的建议,下面顿时就有人要驳斥,毕竟战争不是儿戏,一旦打起来了怎么可能说停就停,到时候根本收不住手,那秦国不就完蛋了?

    当然,这是主和派的想法,可惜苏云卿的提出的观点在主战派那里也不讨好,毕竟打都打了,打仗哪能畏畏缩缩?显然苏云卿所谓的先战后和,以战迫和是要求战争有度,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能放开手去打。

    这打仗畏畏缩缩有所顾虑士气首先就弱了一半,更何况现在四国联合,单纯从实力对比来说是秦国更弱一些,都这时候了如果士气还比不过人家,那还打什么打啊!

    因此苏云卿这话不管是主战的还是主和的都要反驳,眼见着要开口吵起来,蔡泽在所有人开口之前当机立断道:“太后可否说的更详细一点?”

    蔡泽一说话,其他人便只能先憋着了,他们总不好在蔡泽这个丞相与苏云卿这个太后交谈的时候上去吵吵嚷嚷的,那也太没规矩了。

    苏云卿看了蔡泽一眼当然也知道他这不是质疑而是好意,她也确实需要把这件事情说的更加清楚一点。

    苏云卿只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开战,我是说全面开战,秦国能赢吗?”

    当然不能。

    事实上秦国的军队,后勤,各方面全都没问题,打仗的钱粮和军队都是充足的,可这不代表秦国能打赢,因为这话只是相对来说的。

    秦国一国之力怎么也比不过四国联合啊,其他不说,就说楚国和魏国联合起来就已经足够对秦国造成威胁了。

    因此如果单纯的硬拼到底肯定是打不赢的,甚至还损失惨重。

    “如果我们输了,各国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不用说也知道,肯定会比现在还要苛刻的多,最好是把秦国赶回函谷关里去。

    所以说,直接上去撸袖子就干是肯定不行的,人做事得考虑后果啊。

    但如果直接和谈呢?

    那似乎也没比打输了好多少,区别在于打输了既消耗了敌人又消耗了自己,然后给出大量的赔偿,直接求和就是敌人和自己都没有损失,然后给出大量的赔偿。

    苏云卿并不觉得这里面能有多大的差别,反正从糟糕程度来说都是一样的糟糕。

    好吧,实际上直接求和比打了之后再求和还要糟糕一点,毕竟从心态上来讲打了一架那是大家撕了一场,以秦国的实力就算打输了对面也肯定不好过,不过就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而已,那么谈条件的时候至少会有所收敛。

    直接求和就不同了,人家顿时就觉得只要一合纵秦国立刻就害怕了,甚至觉得秦国是个软蛋好揉捏,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力量无损,自信心恐怕还要更足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会对秦国提出怎样的条件都不会太让人意外。

    因此苏云卿的办法实际上是个折中的办法,该打就打,但打的要有度,既要展现实力,又不能损耗太大,更加不能发展成全面战争。

    然后以战争所取得的战果作为条件和筹码,到时候秦国确实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但这代价将完全可以被接受,也不会给秦国带来多大的损失。

    只是如果要这样做,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那就实在是一个技术活儿了,一般人还真干不来。

    打的轻了,东方四国肯定不痛不痒不理睬,打的重了大家都红了眼直接发展成全面战争了,那也太冤枉了呀。

    子楚想想也觉得是这样,苏云卿的办法听起来似乎挺美好,比单纯的战又或者和更加适合现在的情况,但这其中的操作难度却高了不知道多少倍,甚至这不仅仅是在考验后方的决策指挥之人,更是在考验前线的将领。

    毕竟再好的计划终归是要靠人去执行的,而这些走在执行第一线的人直接决定了计划的成败。

    计划再好,若是交给一堆猪队友去办,估计也不比馊主意好多少。

    因此苏云卿想了想给子楚提了几条建议,首先是全面备战,虽然他们不打算打全面战争,但战争的准备一定要做好,万一出现意外情况也能够立即进行应对不至于当场懵逼束手无策。

    另外就是立刻给李牧蒙骜两人增兵。

    “换将倒是不必,以两位将军之能足够担当此任,只是增兵却十分有必要,尤其是李牧那里,必须派遣重兵,直面魏国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各国大军齐集魏国,因此李牧那一边就更让人担心了,唯一叫人安心的是李牧向来稳重,且本身以善守闻名,此时他那里既然没有什么坏消息传过来,自然是情况还好。

    ……毕竟李牧是个实在人,尤其是在打仗的事情上更不马虎,从来不玩什么报喜不报忧又或者虚报假报的事情,前线的情况无论好坏他都会上报,然后附上自己的应对与想法,交由上级决定。

    但苏云卿知道,李牧那里的平静只是暂时的,现在平静不过是因为还没有正式开战罢了,想必就算她不提这事,很快李牧要求增兵的书信也会送到咸阳来的。

    只是……

    “无论如何国内不可放松,虽说是以战迫和适合而止,但我希望所有人都做好全面开战,拼死一战的准备,赵国的前车之鉴不远。”

    当年赵国接手了上党就知道一定会与秦国有一战,但赵国只把这当做普通的土地城池之争,最开始的时候虽然因为对手是秦国因此态度也算郑重,但实际上赵国上下全都没有想过战争后期会如何发展,甚至如果战争进一步扩大又该如何应对,这才造成了秦国能够在长平之战后一鼓作气灭了赵国,如果赵国早有准备的话,以赵国的实力,绝不可能那么轻易被秦国灭掉。

    苏云卿如今提起赵国的事情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一战如果有失误,如果打不好,那么秦国的境况恐怕不会比赵国好多少。

    要知道东方诸国向来以秦国为威胁,只是因为他们内部也互有矛盾争端不断,这才没能真正的联手压制秦国,可如今秦国接连灭了赵国和韩国,这给了各国巨大的生存威胁,而昭襄王去世之后压制了他们一整个时代的人便也不存在了,之后嬴柱继位结果只当了三天秦王就狗带了。

    秦国连丧两位国君,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打击是巨大的,但给对手的鼓舞也同样是巨大的,趁此机会信陵君立刻发动力量促成了他蓄谋已久的合纵攻秦的局面。

    苏云卿的话确实让子楚警惕起来,他点头:“母亲尽管放心。”

    他不是赵王,绝不会做出那种糊涂事来。

    苏云卿想了想又看向蔡泽:“接下来还有事情要劳烦丞相。”

    蔡泽一拱手,表示随时听候吩咐。

    苏云卿想了想说道:“真说起来这事我也不是很懂,我之前讲的仅仅是军事,可军事仅仅是战和迫,至于说怎么以这个为前提达到’和‘的目的,恐怕还要丞相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