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摸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让开,丞相是朕的在线阅读 - 第238页

第238页

    而至于内忧又是什么?而今风调雨顺,难道是朝中执政大臣与陛下意见不合,陛下发怒了?那他们又该如何站位?

    被朝中大官注视着,上头还有个小皇帝,这极其考验这些才子们的定力,一些定力不好的,握起笔来的手都颤抖了。柳斐然一直在观察这一些人,看到一些人这么快就把墨汁滴在了纸上,心里暗叹了一口气,把这个人划出了三甲之外。

    不过能走到这一步的考生都不容易,失误的都是少数,大多都是冷静之后,也能从容做题。只是这题完全是初玉尘自己出的,一眼看过去也没什么为难之处,然而考生自我揣摩,又是觉得与站位有关,又觉得与别的东西相关,竟觉得无从下手。

    而且正是因为题目通俗易懂,故而想要做出彩反而并不容易,一不小心,都归为平庸之作了。显然,初玉尘出这样的题,并不是那么好应付的。

    而且,初玉尘从来都不是循规蹈矩的人。

    不过考生在做题,别的人却无聊得很。初玉尘一开始还在看他们,转头就看起了柳斐然来。见自家姐姐看得认真,初玉尘也看得认真,直到柳斐然皱了眉头,初玉尘便顺着她视线看了过去。

    她看的是一个手还在颤抖的男子,不知道那男子怎么了。初玉尘坐着也是无聊,干脆从上边走了下来,走进了考生之间。

    这一下子,这些考生都慌了神,个别的余光看着初玉尘玄色衣裳边上镶着的金色,就是一个手抖。初玉尘才不在意这些,她饶有兴趣地看他们写的策论。

    先看那个姐姐皱眉的,她一走过去,也是皱了眉。却是他把整张卷子都弄脏了,此时一脸崩溃的神色,也不敢做任何动作。初玉尘没理他,又走到了别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心里也有了个底。

    那个长得好看的男子写得不错,不是非常出彩,但也找不出大问题来。最让初玉尘喜欢的,还是潘若烟的策论。这女子有着与她外表相似的自信,写出来的东西大胆而自信,着实对初玉尘的胃口。

    就见她写道:“攘外必先安内,何为外?他国是以为外,然拥兵在外之王亦为外,国若长治久安,必安定边疆,朝廷自需集权利于内阁,而非受他人牵制,此权及军,政,财。然集权安邦非一日之功,国之经济尚需积奠。漕运不通,则南北东西不通,若战事,若灾情,则无以应对。漕运通则货运通,货运通则可经济通。二则税务……”

    别人都想着办法活或站位或钻研,再者或是提起游民之事,潘若烟倒是直接说起了内安问题来。而且一说便是流通货币之事。这让初玉尘不禁起了兴趣,想要知道她到底怎么想的。

    其实科举就是考主考人的心思,像柳斐然为人温和,一心为民,喜欢的是能落在实处的实话。初玉尘敢开创科举,年纪小小却不容忽视,明显也是个胆大聪明之辈。

    针对她们所做出的策论,自然也有所区别,她们再公正,但得了她们的意,自然也是更有希望一些。潘若烟是个有才华的人,她同样也是一个敢想之辈,至少,她能摸到些许的门路。

    “国之经济,需流通货币。我国以金银为货币,虽有银票流通,但仅祁城一带,不足以覆盖全国。朝廷需以朝廷之名,广开票号,以金银为基,实银票为流通货币,受朝廷之直接管辖,成立专部,即可实现经济之流通,亦可实现朝廷于经济之掌控”

    潘若烟的文章,以银票为大额流通货币,推广至全国,这不是没人想过,但难以实现。潘若烟却指出以国家掌握银票的发行,也就是说掌握了国家的命脉,可以进行调控,以达到更大程度的控制。流通货币平稳发达,发展自然壮大,国家便能强壮起来。

    而且她后续写了该如何进行操作,虽说还有一些错漏的地方,但也不是不可弥补的。

    这一篇策论,看得柳斐然眼睛都发直了,看着潘若烟就像看个宝似的,明显是起了惜才之心。在一众平庸的文章里边,只有这一篇,是高谈阔论,胆大却又心细的。

    初玉尘也是一个敢于创新之辈,不然也不会同意科举,对于潘若烟这篇文章,也是极其满意的,于是她定下了排名。

    状元潘若烟,实至名归,榜眼吴哲浩,至于那个长得好看的人,他的文章其实稍微比不过另一个人,但是架不住他好看呀!于是初玉尘小手一挥,探花的位置落在了那个名为章元烨的男子身上。

    从此以后,初玉尘点探花时候都会点容貌好看之人,这一习惯,也被流传了下去。

    第132章

    新科三甲游街了!

    此举乃是开国以来第一遭,自然是使得所有百姓都沸腾了。游街时候到处都是人,官兵几乎都拦不住。街上是一些父母带着孩子居多,而沿街酒楼和客栈一类的,更多的是年轻男女。

    熙熙攘攘之间,官兵开道,敲锣声响起,戴着大红花的潘若烟打马在最前。潘若烟的五官带着两分英气,骑着马微笑的样子倒是显得温柔,但加上她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的名头,就显得自信从容了起来。

    潘若烟这是给天下间女子挣到了极大的脸面,所以她一出现,竟引发了一个大热潮,本来是百姓们的起哄,但是散步在各处的女子们,竟爆发出了尖叫喝彩声。

    “啊!”

    一些贵家小姐跟着喊的不多,但架不住她们带的丫鬟多啊,她们不叫,还有丫头叫啊。于是你家的丫头在叫,我家的丫头也在叫,此起彼伏,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