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摸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不朽大皇帝在线阅读 - 第383章 大苍币

第383章 大苍币

    这是一套纸币,被杨沐称之为“大苍币”。与杨沐印象中一张张的人名币差不多,大小形状都没什么差。只是,由于受到工艺的限制,倒是与印象中的五六十年代的质感差不多,其中的植物纯棉纤维,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这种印制钞票的工艺,应该说是苍国如今最为先进的一种造纸方法,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最高工艺。至于在这个基础,工艺能不能有所进步,杨沐持否定的态度。毕竟,这种工艺的基础若是再进一步,以这种原始的手工艺水平,还真的是达不到。杨沐从托盘中拿起一张一百元面值的大苍币,它是所有的货币中,面值最大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整个大苍币的体系中,一共存在八种面值。分别是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本来,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设置的,但是杨沐心里清楚,如果货币的换算采用十进制的话,用这种面值组合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为何?就因为它是经过了丰富的实践才得出来的。在杨沐的记忆中,中国曾经也有过两毛和两块等面额的钞票,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最后都淘汰了,有它没它一个样。值得一提的是,大苍币并不是杨沐兴之所至而想出来的东西,八种面值也不完全是因为它的便利,而是为了大苍币良好稳健的发行流通。毕竟,这是一套全新的货币,如果不能与现有的货币体系挂钩,那么以后就将困难重重,一方面会让百姓们对大苍币的流通持有怀疑和否定心理,另一方面各国也不方便兑换,难以扩大影响。而一套货币如果失去了这个关键的要素,那么也基本就宣布是废了,就算你在货币印制更大的数字,也不过是一张纸而已,那样只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不仅无法让诸国一起承担风险,而且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混乱。大苍币,是按照如今苍国内的白银与铜钱的兑换比例而设置的。一毛钱与一文钱铜钱等值。一百元钱,约莫可以兑换一两银子。为什么说是约莫,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兑率,由于各国白银的储备量与经济水平的限制,其实银子与铜钱的兑换比率是不一样的,一两银子能兑换到八百到一千五百枚铜钱不等。杨沐取的是中间值,一百块钱大概就一两银子的样子。“苍皇陛下,你苍国就准备使用这种钱币?”刚一递到几位皇帝的手里,立即引起了一阵惊诧。在大家的心里,拿这种纸张做成的钱币,比当初的大白纸的问世,还要出人意料,并且令人费解。“苍皇陛下难道就不怕被人仿冒么?”阮国女帝把一张二十元面值的大苍币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查看。杨沐一笑,道:“女帝不妨再看仔细一些,若是你阮国可以仿造得出来,大可以一试。”阮国女帝用葱指轻轻的婆娑着纸币,而后仔细的感受着,和平常的纸张有什么不一样。可以看到,纸的正反面,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十分的讲究。两面都有复杂的花纹,还有一串新奇的数字,阮国女帝对此早就有了解,也知道如今苍国百姓普遍都习惯使用这种数字,也就没有太惊讶。真正让她惊叹的,是那些带着浓烈苍国气息的图案。譬如,在反面,印着苍国的各大军团齐聚的图案,也有连弩、投石机和骑兵等等。而在正面,则是统一印着杨沐的一副冕袍画像。阮国女帝稍稍诧异,而后瞥向了边兰国皇帝手里拿着的一张一百元的钱币,面同样有杨沐的画像,只不过装束变了,而是一席朝服,头戴冕旒,威严的坐在朝殿中,下方是一列列跪地行礼的朝臣……这是在变相的,加强皇帝的威严么?阮国女帝心中想着,其实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艺术品,一石这些钱币发行下去,就会流入千家万户,在百姓的心中,皇帝的威严会和钱币的价值结合在一起,等于是在变相的提升皇帝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接下来,杨沐又与各国皇帝简单说了一下与白银的兑换。另外,他特别说明了,在大苍币发行之初的一年中,每一个人最多只能兑换十两银子的大苍币,同时规定在一年之后,苍国的市井中逐步取消白银的流通,并且明令禁止银票和大苍币的兑换,各大钱庄不能再使用银票。并不是说特别的排斥银票,而是这东西的存在,本来就是十分干扰大苍币秩序的,假设一个外邦的商人来到苍国,拿着一叠银票可以很轻易的兑换出大笔的钱,在苍国交易后又换成银票,那么大苍币还怎么扩大影响?再说了,这个世界的银票是大型钱庄发行的,和白银等价兑换是因为各个钱庄都有大量的白银储备,相当于一个契约形势,要是哪个钱庄心黑一点,印制了大量的银票来兑换大苍币,岂不是就可以轻易的套取大苍币?“苍皇陛下,我等诸国欲与苍国进行商贸往来,也必须要用此币么?”这时,一直在角落里不发一言的炎国皇帝道出了心中的疑惑,拿着手里的几张大苍币翻来覆去的翻瞧着,虽然时不时的皱眉,但是却又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陛下是有何担心不成?”杨沐问道。“陛下方才说要禁止银票的流通,而这大苍币的最大面值,也只抵得一两银子,这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算是够用了,但是国家之间的交易,或者说民间商队之间的交易,数额往往非常巨大,实在是很不方便,这又该如何解决?”“没错,我等也有此想。”“这实在是不太方便,若是禁止银票的使用,我诸国若要购买苍国的兵器,岂不是要大车的拉运银两过来?”“苍皇陛下此举,值得三思呀。”炎国皇帝的这个疑问一提出,立即引得诸国皇帝的附和,显然大家也都考虑到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