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摸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俗人回档在线阅读 - 第993页

第993页

    ……

    忙了一周多,沈馥在松江的官方活动都结束了。

    身边无人的时候,她跟边学道通过几次电话,可是再想见面,却不容易。

    李裕婚礼上两人牵手合唱的照片已经被人发到了网上,浪尖风口,这个时候不适合再见面。

    可是边学道必须得见沈馥一面。

    他要在沈馥离开松江之前,把演唱会的事跟沈馥说透。还有,他得把最后的几首歌给沈馥。

    又要准备演唱会,又要编排新歌,沈馥的时间并不充裕。

    特别是新歌编曲,边学道唱得太粗,除了主旋律还在,流失了相当部分的精华。尽管他记得其中大体使用了几种乐器,但具体的钢琴和弦、节拍速度、弦乐搭配等都还需要沈馥回到国外的工作室,找音乐家帮她完成。

    所以,这几首歌,早给沈馥一天,就多一分质量保证。

    一路进了三次地下停车场,换了四辆车,李兵终于把沈馥带来了。

    最后一段路,边学道亲自开车,载着沈馥来到了秘密小屋。

    在房间里,边学道用简单的乐器,自弹自唱,不断跟沈馥讲解每首歌的特色、精华和编曲要点。

    两人一边唱,一边讲解,一边分析,一边推敲,一边改进,一直到沈馥记录下的东西,达到了边学道心里这几首歌曲的八分火候。

    夜色匆匆,天边泛白。

    两人相拥着,躺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天色,听着偶尔飞过的鸟儿的啼鸣。

    沈馥轻声问边学道:“你是妖怪吗?”

    边学道说:“你觉得呢?”

    沈馥说:“我觉得是。”

    边学道说:“那就是好了。”

    沈馥问:“妖怪有来生吗?”

    边学道说:“我们今生遇到的人和事,前世已注定。我们来世遇到的人和事,今生已注定。轮回路上,每一段路途都不是偶然,每一个人都不是过客。生命中的一切,都早有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0668章 没有什么能保持静止

    沈馥离开松江了,带着誓拿格莱美的斗志和决心。

    沈馥不在意虚名,也不醉心名利,真正激发她斗志的,是边学道跟她说“拿到格莱美,就退隐给我生个孩子”。

    孩子……

    沈善恒!

    沈善芳!

    “沈”是沈馥的姓,“善”是边学道家谱里的字。

    一个“善”字,让沈馥心里暖暖的——这是两人血脉相融的标志。

    繁华过尽终是平淡。

    等母亲过世,沈馥一个人在国外,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多么寂寞。

    孩子,只有孩子,才能成为沈馥后半生的精神依托。

    一切为了孩子。

    正因为是“为了孩子”,所以沈馥这次一点都没抗拒边学道给她歌曲。

    她接受,全部接受。

    演唱会,骑马舞,练舞蹈,沈馥愿意做任何事情,只为能早一日见到自己的孩子。

    ……

    “林畔人家”的家里。

    边学道怀里抱着一个孩子,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

    尽管男婴的五官还很小,但眉眼鼻子看着很漂亮,特别是一对酒窝,十分明显。

    男孩的名字叫边善勇。

    边学德和王家榆带着孩子到松江了。

    说来也怪,边爸抱,孩子哭,边妈抱,孩子还哭,轮到边学道怀里,孩子不哭了,笑嘻嘻地盯着边学道看,伸出肉呼呼的小手想摸边学道的脸。

    见到此景,边学德和王家榆对视一眼,两人眼里全是喜意。

    按北江的老话说,小孩子见着就笑、总想亲近的人,要么是运气特别旺的人,要么是积德行善的人,要么身有慧根的人。总之,孩子跟一个人亲近,那是好事。

    而在边学德和王家榆看来,孩子跟边学道亲,无形中消弭了两人不告而别的尬尴,对两人重新融入家族,对孩子的未来,都有天大的好处。

    果然,发现边善勇看见自己就笑,还想跟自己玩,边学道特别高兴,按照边妈在一旁教他的抱孩子的姿势,抱着边善勇,一脸的爱不释手。

    前世,边学道和徐尚秀没有孩子。

    今世,边学道到现在还没结婚。

    不久前,他跟沈馥提过孩子的事,可是说实话,他对孩子不是特别期待,更多是一种对沈馥的补偿和安慰。

    可是当他怀里抱着一个柔软的小生命的时候,特别是这个小生命跟他还有一丝血缘关系,他心底深处的某个部位被触动了……

    祝海山四处留情,是因为他嗜色风流吗?

    未必!

    只有边学道能隐隐理解,那是重生者的荒唐抗争。

    祝海山身死后,留言让边学道烧掉他手写的诗稿,抹去他在这个时空的痕迹。

    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祝海山已经70多岁了。

    同一个人,祝海山年轻时,未必如此作想。

    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比如他曾想在这个时空里留下自己的印记,证明自己来过一场,四海留情、多子多孙就是祝海山这种想法的外在表现和产物。

    血脉,是生命的延续。

    血脉,也是生命存在过的印痕。

    中年时想留下印记,老年时想抹去痕迹,一个人的想法前后不一,这并不稀奇。

    就好像同一个人,10岁时喜欢吃糖,20岁时喜欢喝酒,30岁时喜欢喝咖啡,40岁时喜欢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