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摸文学网 - 精品其他 - 炮灰奋斗记在线阅读 - 第523页

第523页

    大唐的天下,不是因为李家是世族才得的天下,而是爱民,用人,兴兵,环环相扣才有的今天。与各方势力jiāo手时,我们还得安顿后方百姓,为的就怕再有人起反意,这为的又是什么?颜元说到这里轻轻一叹,现在不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现我们的qiáng势,因战乱而弱的世族一但恢复了过来,想让世族安份,只怕得用血染出一条道来。

    王爷,您终是女儿身。魏征提醒了一句,颜元轻笑了,覆巢之下无完卵。

    您还是东突厥的可汗,只要你一日是东突厥的可汗,在大唐就没人会动您。

    东突厥的可汗,那是颜元早给自己准备的一条后路,现在看来那好处比她原本想的还要多。

    你还是觉得我管得太多太宽了是吧。颜元没有丝毫疑问地肯定,魏征道:是有一些。眼下看来,万幸王爷管得宽,否则这天下将是另一幅模样了。

    颜元轻笑了,能得魏先生一声夸赞可真是不容易。

    王爷其实有心平衡太子跟秦王的关系,可皇上并不明白王爷的苦心,太子跟秦王都有心拉拢王爷,眼下的王爷,心也偏向秦王了。魏征这一语道破颜元的心里,颜元不否认,一个明君和一个平庸之君,你会选哪个?

    这一问问得魏征长叹,颜元道:早些年大哥平庸,二哥出众,我就想过法子提醒大哥要上进,大哥努力过的,只是收效甚微,这么多年我一直想让他跟二哥平齐,终究是为难了他。

    古往今来的太子若不能顺利登基,下场只有一个!魏征提醒,颜元肯定地道:有我在,谁都不会死。

    李建成手下虽有兵却无gān将,李世民正好相反,手下文臣武将齐全,是他与刘文静裴寂促成了李渊起义,大唐近半的天下是他打下的,说他劳苦功高亦不为过。

    而所有的功臣中,只颜元能与之相比。可因颜元是女儿身,许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忽略颜元。

    魏征摇了摇头,王爷,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倘若皇上偏向秦王,当断不断,太子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太子会如何?

    魏征说的恰好是曾经的结局,李建成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曾对李世民下了杀手,为了保住自己的命,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跟李元吉,连同他们的儿子也一个不留。

    先生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所以我一直在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颜元颇是无奈地,魏征道:可皇上的心已经全偏了,若不然,王爷有心让太子参与科举之事,皇上不会一力否决,只让你与秦王一起办理此事。

    顿了顿,魏征继续道:科举于大唐的长远好处,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如此大功,皇上竟然不让太子参与,皇上的心思,王爷不会不明白。

    颜元很幽怨地道:魏先生,你就不能让我先歇歇吗?

    魏征道:王爷,不是臣不让您歇,而是世族已经出手,王爷若不想清楚究竟如何应对,骨ròu相残的局面,王爷阻拦不了。

    阻拦不了,颜元捂脸,先生,等我歇好再说吧。世族为科举成绩的事还能再闹几回,这事再往后,等我歇好了我会去见大哥一趟。

    看样子王爷心里已经有了应对的主意。魏征笃定地说,颜元虽然确实是有了应对的法子,被魏征看破了她已有应对,颜元道:那先生若没有其他的事,都回去吧。

    恭送王爷!魏征作揖相送,颜元翻身上马,策马而去。

    第345章 巾帼英雄(三十五)

    录取考生所有的文章张贴在贡院之外,还有考官们的点评,此次科举的考官,为表公平公正,以秦王长卿王为首,七相为辅,六部尚书及诸名士出任考官,各考官对文章的点评都在文章之侧,有些是一句话,有些会比文章还长,直指文章的优劣。

    别说是世族们长了见识,没被录取的考生也从这些文章跟点评中大开眼界。

    连科举选官都如此公平公正,这令天下的学子都看到了希望。一声声山呼圣明昭示着李氏一族已收拢了过半的民心。

    对此世族们咬牙切齿,最恨的更是想出这等收拢人心法子的颜元。

    三百七十一名一同殿试,由皇帝亲点出一甲,二甲,三甲之士。这当然还是颜元提出的,大唐的科举原是不分甲的,更没有所谓的殿试,颜元提议的理由很简单,这些进士皆由皇帝亲点,那便是天子门生,往后就都是皇帝的人。

    李渊现在缺人吗?缺的,而且是很缺!

    殿试的内容不拘,由皇上出题,余下各位大人也能出题。三百七十一人,还有文官数十位,殿中是坐不下那么多人的,正好逢之时,百花齐放,殿试便改在花园中举行。

    李渊大病初愈,脸上还带着几分苍白。不过看到满园的青年才俊,李渊露出了笑容,这都将是大唐的栋梁,将来会为他撑起大唐的江山。

    酌酒一杯,大家共饮。李渊开心地举起酒杯,所有人都跟着敬起杯来齐声说道:与君共饮,万幸万幸。

    喝!李渊昂头饮下一杯,所有人效仿之。李渊放下酒杯,值此暖花开,大唐天下安定,百废待兴,可有人知下一步,朝廷当何为,如何为?

    考题即出,立刻有人站了起来,当以修养生息,安定百姓,发展农业。让百姓得以食能裹腹,衣能裹体。百姓安而天下定。

    李渊的笑意加深了,那你依你所看,如何让百姓得以食能裹腹,衣能裹体?

    开荒垦田,引水入渠。因前隋战乱,人口剧降,既天下定,当行仁政,宽赋税,兴开荒,兴农业那二十来岁的青年侃侃而谈,李渊听着他这务实之言也点了点头。

    皇上,臣有一问,请诸进士回答。眼看那青年说得正兴,且引得在场人的诸多共鸣,不肯示弱的世族们起身请出题。

    李渊道:宇文爱卿只管出题!

    皇上大兴科举,诸位以为何益何弊?这位宇文先生一出口就是为难人的口气,颜元观察着下面坐着的学子们,刚刚那侃侃而谈的青年已经坐下,一时间无人出声。

    怎么?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宇文先生一看没人回答,可是有些得意了,嗤笑一声,长卿王,这就是您提议科举之制选出来的人?

    矛头直指颜元,颜元却浑不在意地道:宇文大人,你太急了。

    果然颜元的话音刚落,一个青年站了起来,拱手而道:科举之兴,意在破世族垄断官场,不以世家,出身而否定一个人的才gān,是为天下学子争得一个为国效力,为百姓尽心的机会。

    科举一兴,世家定然不喜,然有能者而居,不愧这朗朗乾坤,世家既有名师教导,又有几百年的古籍传世,世家但有不容,若非还怕不及我们这些寒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