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摸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最后的帝王在线阅读 - 第437页

第437页

    经过了最初的震惊,张昭与孙权渐渐接受了事实。

    张昭再开口时,语气极为沉重,道:“若陛下拿定了主意要推行此事,吴地会起战乱的。”豪强大族怎么会坐视自己失去万顷良田、万名奴仆,他们本就养着部曲私兵,一旦联合起来作乱,并不比从前山匪的势力要小。

    孙权虽然也觉皇帝这想法吓人,但年少英武,又趁着剿匪胜利的激情,道:“陛下既然下了决心,肯定是已经想过豪强大族作乱要怎么处理了。趁着荆州兵马犹在,倒也不是不能一试。”

    张昭还有些迟疑,望着周瑜,道:“就不能再劝一劝陛下吗?五十顷……的确太……苛刻了些……”

    周瑜道:“我方才也是对陛下这么说。陛下说,我是站在豪族立场上去想,才觉得这五十顷土地太少了。若是从寻常百姓的立场上去想,能有这五十顷土地,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幸事。在寻常百姓最富足的梦里,也不敢梦着有五十顷良田。我不得不承认陛下所说是对的。”他顿了顿,又道:“况且这些豪强大族手中的土地分出去了,就给原本的佃户作为自耕的田地,如此一来,纳税的民众就大大增加。财富从豪强大族手中,转移到了朝廷税收上,更可以敷衍兵马费用。”

    “我知道这对朝廷来说是好的政策。”张昭也明白其中的利弊,“但这政策,真的能实行吗?”他想的是实际操作时的难度。

    孙权笑道:“子布(张昭字)兄怎得如此谨慎小心了?难道是你家中良田多过五十顷?”

    张昭面上一僵,他还真是多过了五十顷。吴地当初无主的田地很多,官员有便利之处,多得一些不是难事儿。张昭原本又是吴地主管各项事务的最高文官,远的不说,就是当初为了跟他攀关系,嫁了一个孙女来他家中的盐商朱奇,给朱氏的嫁妆都不止五十顷土地。

    孙权本是半开玩笑,不意戳中了张昭心事,倒有些后悔失言,笑道:“实不相瞒,我家中也早已多过了这五十顷之数。”他看一眼周瑜,道:“公瑾兄族中,也多过五十顷了吧?”

    周瑜并不避讳,点一点头,道:“虽然如此,但舍去过多的土地,也是应当的。”他解释道:“正如陛下方才对我说的,如今豪强大族土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没有土地的民众,遇上灾年疫病,就会成为流民,就会揭竿而起——这正是此前十年战乱的根源。如今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让耕者有其田,使百姓安居乐业。若是我们放过了这个机会,那么此时的安稳只是一时的。一旦再遇到灾祸,譬如水灾、旱灾、蝗灾,乃至于地动疫病,届时中央财政空虚,无力调度救援,而各豪强大族关上门只顾自己,立时便又是天下大乱,而后缠缠绵绵,几十年、上百年不能止息的战争,直到整个天下都打烂了,才能从头再来。”

    这个时候说到天下的形势,人们大部分还是觉得与上苍有关系的。是不是皇帝无德,这才降了灾祸?是不是君臣之间不够和谐,才引得天怒人怨?

    而刘协对周瑜解释的这一番话,完全跳出了这个套路,直接站在更宏大的时间跨度上,简明扼要得解释了王朝的毁灭与再兴是怎么一回事儿。

    那就是土地!

    王朝末期,土地被大量兼并,难以维系;频繁持久的战乱与疫病,使得人口大量减少,旧的豪族,有的瓦解,有的更强大,新的豪族又兴起,在这个过程中,活下来的人多数都拥有了自己的田地,于是开启新王朝蒸蒸日上的序幕。

    张昭与孙权此时感到的震撼,恰如周瑜初听皇帝解释时一样。

    周瑜低声道:“原本我们的计划,等朝廷兵马退去之后,也是要与地方豪强大族有一番争斗的。如今借着荆州兵马在此,还有兖州、豫州粮草支援,若是此时都不能按住豪强大族,等到圣驾一走,这些支援都撤了,那咱们更是难赢。”他看着张昭与孙权,道:“我看仲谋是愿意一战的,子布(张昭字)你呢?”

    张昭虽然心中对即将失去的百顷良田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疾风暴雨的担忧,闻言抬头看一看周瑜、再看一看孙权,最后望向湖对岸皇帝与冯玉在绿林中影影绰绰的身影,无奈苦笑道:“既然如此,我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他以己度人,自己舍弃这百顷良田,尚且如此不舍,更何况是那些即将失去上万倾田地与成群奴仆的豪强大族?他们的反抗,一定会是暴烈的。

    第221章

    吴郡大盐商朱氏府中, 老爷子朱奇为着剿灭了山匪的消息还没好高兴几天,就笑不出来了。

    当初圣驾初来吴郡,张昭等人不便出手约束山匪, 结果朱奇家运盐的车队被山匪劫掠了两次。后来皇帝下令剿匪, 还从荆州调了兵,一开始朱奇是支持的, 还捐了两车盐,后来灭了吴郡周边的山匪张群后, 朱老爷子就开始嘀咕了——怎么还打不完了?这多影响他运盐呐, 不过剿匪总是好事儿。就该剿匪!叫这些山匪瞧瞧厉害。给他狠狠出一口恶气。到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山匪都要么死要么降, 山间林中的民众也都出来了。朱老爷子从没想过这些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然而这半个月来, 朝廷在吴地的诏令是一道又一道, 说什么“耕者有其田”, 说什么“男丁得田七十亩, 女丁得田三十亩”, 搞得他手下的力夫都没心思搬盐了, 许多都合计着跟媳妇去乡里报个名,俩人就是百亩的田地,不比扛盐包的日子更有滋味吗?